避的事实,想要在陆地上对辽东用兵,就得想办法克服辽泽这一“天堑”。
往来辽西、辽东之间,有两条道路,分别位于辽泽的北面、南面,故而称为“北道”、“南道”。
这两条道路避免横穿辽泽,省去了泥泞之苦,但占据了辽东的高句丽为了防备西来周军,肯定会在南北两道要地设置据点,这就对周军的作战造成了不利影响。
杨济仔细研究过辽东地形、高句丽的城池分布,觉得还是走海路的办法好,如此一来可以绕过高句丽的辽东防线,横渡大海直取敌国国都平壤。
这种战法最犀利,但仅限于军事层面而言,对于将领们来说,仗打完就结束了,但对于有意经营辽东及朝鲜半岛的天子来说,这只是第二场战争的开始。
更麻烦的“治安战”接踵而至,一旦应对不当,足以让以往在辽东的所有胜利化为乌有。
这就是治军(打仗)和治国的区别。
杨济当然知道高句丽并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无敌强国,而数百年来,中原朝廷也不是没有对辽东用兵,也不是没有打过胜仗。
汉末三国时,公孙氏盘踞辽东,屡次击败高句丽,后一度臣服曹魏,成为魏国的辽东太守,待到公孙渊时叛魏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