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透露什么。
宇文温希望儿子能好好琢磨这个问题,能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抄答案”。
他自己再怎么英明神 武,终究要老去,再怎么长寿,也总有辞世的那天,所以当江山交到儿子手中时,他希望自己的心血至少不要败得那么快。
所以他必须传授儿子一些心得,让儿子树立端正的“三观”,免得日后被什么人忽悠,来个“崽卖爷田心不痛”。
然而宇文温无奈的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即便他做出种种安排,儿子面对提问也答得头头是道,但当他死后,儿子依旧有可能不按“说好”的来。
例子当然有,譬如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太孙朱允炆。
朱元璋和孙子朱允炆,关于宗藩问题有一段对话,朱元璋想知道自己去世后,朱允炆要如何处理和叔伯、堂兄弟们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说,他之所以在边地封那么多王,令其训兵练将,是预备着万一边疆不靖,让众王去抵御外敌,以保证国家安全。
孙子朱允炆说出了自己的忧虑,那就是抵抗外敌可以靠宗室诸王,那么诸王作乱,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默然,反问孙子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