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帝系转移。
燕王这一封号,宇文温其实一直在犹豫,他觉得以自家的情况,这封爵有些不吉利:若是一语成谶那该如何是好?
想想那一幕:苦心栽培的皇太子,忽然英年早逝,年迈的皇帝痛失最佳继承人,欲哭无泪。
丧子之痛转化为对太孙的无限期盼,于是不顾一切立其为储君,大行之后,年轻的皇太孙继位。
这时,坐镇边疆、手握重兵的燕王,无路可退。
新君的心腹,认为燕王不除,国家不宁;燕王的部下,泣血哀求,声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那一幕,会“重演”么?
无数个日夜,宇文温这么问自己,他觉得封庶长子“燕王”的王爵不太吉利。
正如他不让李纲做太子的老师那样。
宇文温不希望自己的太子落得杨勇、李承乾的下场,所以不让“历史上”的“太子克星”李纲做太子的老师;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和自己的孙子刀兵相见,所以,是不是要避一避?
坐镇燕地,不一定要燕王,吴王,魏王,楚王,也可以的。
但宇文温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避讳”,因为没意思 。
他的继承人,不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