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第一场交锋,就是争夺农民。
而朝廷靠的却是经济手段。
低粮价让种地变得无利可图,先受打击的当然是普通农户,但朝廷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给农民们一条不错的出路,至少在永济渠沿岸地区是这样。
那么接下来,就该那些坐拥大量农田、庄园的世家大族、豪强大户倒霉了。
对方财大气粗,一时半会伤不了根基,但趋势就在那里,手头拮据的农户,有了更好的选择,正常情况下,不会给大户以兼并土地的机会。
而大户们名下庄客、佃农见着去做工比给主家做牛做马划算,自然而然就会出逃。
百姓们也许大字不识一个,但趋利避害的本能是有的,所见所闻,会让他们做出正确选择。
只是如此一来,许多出逃的庄客、佃农就成了逃人,主家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但却不能告官,因为这些庄客、佃农绝大部分都是隐户,也就是说在明面上,主家名下根本就没有这些人。
一个坐拥万顷良田、僮仆千人的家族,在官府的册子里却往往是“薄田近千亩,羸奴百余”的普通家族,这么多年来都按这数目缴纳租庸调。
现在,名下忽然多了许多“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