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承担着秘密警察的职责。
随着队伍的扩大,以及基于现实的需要,这支名义上不存在的队伍,终于有了个冠冕堂皇的名字,那就是“缉事警察”,有了公开的官署。
既然明面上的招牌打出来了,缉事警察(原秘密警察)们行事方便许多,历经数年发展,在原有西阳王府情报网的基础上,有了质的突破。
缉事警察署,下属警察(探员)万余人,由此发展的各种“内线”,累计起来有十余万人。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从一个侧面彰显了缉事警察署的情报网覆盖面有多大。
当年西阳王府内的一只小蜘蛛,如经已是庞然大物,织出的网,涉及军、政、商、农、工各阶层,已快要将天下都牢牢网住了。
先前的秘密警察,就是宇文温的耳目,是他的情报机构,为他监视官员、军队、商贾、学者、宗教人士的工具,与此同时,缉事警察还承担着民生情报的收集工作,让宇文温能了解到较为真实的社会民生。
人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宇文温当然对于缉事警察很重视,而他的秘密警察取名“缉事警察”,如今处于公开状态,让朝野内外如芒在背的同时,也顺便让朝廷分担一些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