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了“历史教训”,唐代科举,学子要参加考试,其参考资格需要官员推荐,而且试卷不糊名,这些影响公平性的做法,不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科举上。
当然,他知道科举制度并不是没有弊病,“历史”上科举一个严重的弊病,那就是为了优待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学子(譬如举人),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有大规模投献的现象发生,许多人带着田产投到举人名下,由此产生的土地兼并、税收流失问题,随着时间流逝会越来越严重。
问题出在哪里?
不是免租,而是免役(徭役)。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缴田租和各种税最多只算是被扒皮,服徭役的话一不留神 可是要死人的。
不怀好意的贪官污吏,借着服徭役为手段,可以将一个富足之家活生生弄垮。
所以,既要优待考取功名的人,又要防止大量投献造成土地兼并、税收流失的情况发生,宇文温觉得必须对症下药,那就是免劳役仅限于举人本身。
免租庸的田亩数有限制,还有期限,让投献的好处不那么明显。
既然没太多好处,那么投献的情况就不会大量发生。
制度设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