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限制每次殿试中选的进士人数,做到有多少空缺,就有多少进士。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行,因为官职缺额肯定不会多,但想当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若是每次科举中选的进士人数过少,会导致考试难度过大,这样一来,不利于朝廷收买人心。
人心的“人”,当然指的是寒族(中小地主),这是朝廷的统治基础阶级,不收买是不行的。
即便会造成冗官,也得尽可能让跟多的人进入体制内,所以进士的人数限制不能太严。
然而收买人心得花钱,钱花多了,财政撑不住,到时候想“裁员”或者停科举,根本不可能。
所以,如何在收买人心、冗官情况严重导致财政破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宇文温必须考虑的事情。
因为即便没有科举,如今的周国,官多缺少的问题就已经有了。
自大象二年以来,历经十余年动荡和战乱,周国终于统一中原,却因为这十几年间的动荡和战乱,造就大量的勋臣旧人,空有散秩,却没有合适的职事官官位安排。
平定杨逆、尉迟逆,一征陈国(尉迟惇主政)、二征陈国(宇文明主政),都产生了大量的有功之臣,得封爵,有散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