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而已。
这些新地主,有的是从旧地主转变过来,有的是当年凭借军功获得土地的外来户,然后在各种因素的促进下,开始茁壮成长。
长到现在,终于成了气候,于是开始有了政治诉求。
这正是宇文温所希望看到的。
新地主的产业,需要参与到商品流通中去才能盈利,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所以反对旧地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赞成“谷贱伤农”,迫使农民出门务工。
但前提是朝廷里有人支持他们的主张,或者有自己人在朝廷当官,影响决策。
所以,科举恰逢其时。
新地主们通过转变经营模式,从快速发展的河南、两淮、江南经济以及海贸中获得超乎以往的利润,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教材、辅导书,请来优秀的老师,让自己的子弟、族人脱产读书,一门心思 备战科举。
实在不行,还可以“投资”,花钱培养那些家境贫寒但资质不错的异姓读书人,甚至通过联姻来笼络有望中选的读书人。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新的官僚集团会形成,那就是科举官僚。
这样的科举官僚是寒族出身,却和出身于旧地主的寒族科举官僚不同,基于自身阶层利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