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面上很常见的海产品,不是专门供应给皇宫的“特供鲍鱼”。
看着这三碟鲍鱼,宇文温浮想联翩,想起国计民生。
也许旁人会觉得奇怪:吃个饭都能联系到国计民生,会不会太那什么了?
宇文温觉得不会,因为小小一条鲍鱼,确实能体现时代的变化,以及作为明德年间百姓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从青徐沿海地区到长安,距离超过两千里,按着以前的运输成本,即便青徐沿海出产的鲍鱼再便宜,运到长安后售价都会暴涨。
光是运输成本,就比鲍鱼的原价高许多倍,所以即便在沿海地区很常见的鲍鱼,也不是内陆寻常人家消费得起的。
寻常百姓不仅消费不起沿海地区运来的鲍鱼,就连本地出产的河鱼也消费不起。
原因很简单,烹饪河鱼的成本高,吃起来不划算。
以鱼做菜,要用油,用佐料,还得放盐,这对于斗升小民而言,都是不菲的生活成本,而且烹饪过程要用更多的柴禾来烧火,如此做出来的鱼才能入口。
所以,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即便家乡就有河鱼,吃起来却耗钱,为了节省开支,宁愿煮野菜羹果腹。
在家门口就能捞上来的河鱼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