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就这一点而言,其他所有人都比不上。
宇文十五自幼就跟着宇文温,却是忠仆,而称不上“知音”,李三九亦是如此。
许绍、郝吴伯、郑通,还有虎林军诸将,是宇文温的潜邸元从,尤其许绍、郝吴伯,尉迟炽繁觉得能说是宇文温的朋友(潜邸时)。
但对于储君之事,却无太多影响宇文温决定的能力。
至于王頍、刘炫、刘焯,是因为有才华才得宇文温赏识、重用,涉及到储君的事情,最多如许绍、郝吴伯这般,劝谏是可以的,但宇文温听不听那是另一回事。
但杨济不同,因为“知音”可比朋友要高一个层次。
其他人,无法和宇文温一起商量一些奇奇怪怪的技术问题,无法和宇文温频繁漏夜长谈,无法得宇文温的各种“奇怪”差遣。
虽然尉迟炽繁不知道杨济知的是宇文温的什么“音”,但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不会错。
那么,一旦涉及储君废立,其他人的劝谏未必有效,但英国公杨济的劝谏,宇文温听进去的几率会大很多。
所以,尉迟炽繁就得时不时提醒儿子,即便杨济一直以天子孤臣的态度行事,也得想办法和对方拉近乎。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