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赋里,曹植用美轮美奂的词语,将美丽绝伦的洛神 形象勾勒出来,虽然人神 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 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洛神 赋》为千古名篇,而其作的创作背景却不简单。
据说曹植写这篇《洛神 赋》的起因,就是他暗恋着嫂子、曹丕之妇甄氏(相传名为甄宓)。
貌若天仙的嫂子,多愁善感的小叔子,小叔子暗恋嫂子却求不得、放不下,只有无数夜里那一声声轻叹....
所以,曹植所作这篇经典,到底是感慨和嫂子的一段无果恋情,还是百感交集下在洛水梦见了洛神 宓妃,自“古”以来众说纷纭。
曹植的《洛神 赋》问世百余年后,东晋才子、号称“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 赋》,绘制了《洛神 赋图》,成为传世名作。
洛神 赋图画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 的爱情故事。
第一部分,画的是曹植在洛水畔邂逅洛神 ,刹那间,两人一见钟情。
第二段描绘了人神 殊途,曹植(人)和洛神 (神 )不得不含恨别离时的情景,第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