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必须先修好铁路,火车才有用武之地。
所谓铁路,当然是“铁”路,因为铁路是由两条铁轨构成的,一千里长的铁路,耗铁量至少要有六千万斤。
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一旦推广火车运输,铁轨的质量不能差,所以分量必须足,一步长的单根铁轨重九十斤,不过是及格线而已。
一千里长的铁路,耗铁量六千万斤,这已经超过周国一年的铁产量。
所以,太子规划中的几条千里铁路,短期内(至少十年内)朝廷根本就修不起来。
规划铁路之一,是长安至凉州姑臧的“长姑线”,全长至少一千五百里(初步估算)。
这条线路从长安出发,西过岐州洛邑(入蜀之大散关的门户)、秦州上封、兰州金城,抵达凉州姑臧,把关中和陇右连接起来。
从关中出发的人员和物资,通过铁路可以轻松直达河西走廊要地、凉州姑臧,其意义非凡。
仅就军事意义而言,“长姑线”一旦修成通车,意味着吐谷浑和西突厥距离灭亡为期不远,皇朝的西北边患消除,与西域的联系加强。
“长姑线”的好处,政事堂诸公都看得到,问题是一千五百里长的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