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整件事发生及发展过程,他碍于身份,不太好公开表明立场,却对整件事的幕后主使之动机,摸得一清二楚。
幕后主使,当然就是天子,其动机,当然不是仅仅有感于梁武帝崇佛却不得好死。
杨济很清楚,许多信佛的官员之所以在此次辩论中表现活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天子以“佛教乱梁”为借口,再行罢佛(灭佛)之事。
当年,周国就有一次灭佛,若是再来一次可不妙,因为当今天子手段了得,光是持续十几年压低粮价、布价的能力,就让大家“不寒而栗”。
若这位铁了心灭佛,保不齐使出什么“绝户计”,届时中原佛教必然迎来一场浩劫。
然而,杨济本人不认为天子要灭佛。
天子很讲究“实用”,也意识到百姓需要精神 上的寄托,而朝廷又不可能让道教一家独大,所以,此次借题发挥,不过是找个由头敲打敲打中原佛教罢了。
现在,许多高僧抵达邺城,随后以太史丞傅弈为首、主张罢佛的官员们,于昨日和这些高僧辩论。
辩论内容,刊载在今日发行的报纸上,于是“邺城纸贵”。
杨济现在看报纸,就是要看辩论过程,看着看着,他发现发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