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百姓积累功德,所以大家即便终日诵经拜佛,都是徒劳无功。
佛祖为了纠正错误,派遣达摩禅师来建康,奈何,奈何....
至于所谓“忘恩负义”,萧瑀认为佛门子弟平日里吃斋念佛,不碰甲杖、不习武艺及弓马,所以在战乱中亦伤亡惨重,又如何能有足够的人组织起来报国?
萧瑀作为亡国宗室,不停在奏章里提“先祖当年如何如何”,实际上就政治角度来说是犯忌讳的,宇文温见着便宜小舅子为了护教如此奋不顾身,真是颇为感动。
萧瑀作为兰陵萧氏子孙,不好批评祖先太过;作为周国臣子,不好多说故国(梁国)当年如何如何,作为佛门信徒,既要上表陈情“护教”,又要避免有强烈“灭佛”倾向的君王不听自己的辩词。
萧瑀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竭尽全力,宇文温感动之余,“不忘初心”:老子还是要搞事!
这就是所谓的“十动然拒”。
原因很简单:光你一个人(以佛门信徒身份)认怂可不行,火候还不够。
。。。。。。
“陛下,此为微臣所拟条陈,共计十条....”
“来人,与太史丞赐座。”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