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接下来,按计划派船队去入海口,把障碍物都拆掉,让炮船入河,横扫沿途敌军据点。”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地图上靠北的一处地方:“主力大概已经抵达浿口,开始登陆了,我们的作战进度,可不能比他们慢。”
此次周国讨伐高句丽,以魏王为行军元帅,发兵十五万(不计各类“民间”武装人员)渡海东征,分三个方向进攻高句丽。
这三个进攻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北、中、南三路,中路战区在高句丽浿水流域,目标直指国都平壤,而南路军就是张须陀的神 丘道行军,负责进攻高句丽南境地区。
行军的登陆地点,是高句丽西海岸的“买召忽”地区。
这里原是百济初期的地盘,建有城池,后来为高句丽所夺,改名“买召忽”,买召忽城位于海滨,北距大河——阿利水——入海口约六十里,东距阿利水畔高句丽慰礼城五十里。
慰礼城在平壤东南四百里,为百济建国初期国都,城畔阿利水的百济名字是郁里河,自东向西流淌。
后来,北面的高句丽南侵,夺占慰礼城,将郁里河改称“阿利水”,河南北两岸出现南北两个慰礼城,高句丽和百济隔河对峙。
后来,南岸的百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