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孔颖达今日并没有在国子监的原因。
“夫子,这是我做的诗篇,还请夫子检查。”出人意料,第一个交卷的乃是学堂中进学年龄最小的李治。
孔颖达颇为意外的接了过来,大致翻看一下,李治的诗篇虽然稚嫩,但是用词之前却颇为工整,在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经算是极为难得了。
“不错!”孔颖达赞道。
李治顿时咧嘴一笑,露出刚掉乳牙的豁牙子,满脸得意。自从读了墨顿的声韵启蒙,写诗自然不再是李治的难题了。
很快几个年幼的皇子同样很快的上交诗篇。虽然匠气十足,但是也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最后只剩下李泰和李恪以及李承乾三人,三人自然已经脱离了声韵启蒙的影响,写出来的诗篇自然也多了几分灵气。
钟声响起,三人同时交卷。
“太子和二位殿下学业大进,实乃可喜可贺。”
孔颖达仔细查阅,满意的点了点头,大笔一挥,在三人的考卷上写上一甲。
“此乃夫子教诲之功!”李世民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孔颖达慌忙起身道:“一众皇子天资聪慧,微臣不敢居功。”
李世民连忙将孔颖达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