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大都只是土路,稍稍遇到点自然灾害或年头长了,就要重新整修,每个朝廷,每年,花费在修路上的钱都是一大笔开支,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河堤,如果说修路事关经济流通,商业发展。那河堤,则关系到两河流域百姓的生死存亡,每年,朝廷花费在河堤上的钱财,那是足以让每一位君王都肉痛的数目,但是没办法,即使肉痛,他们每一年也都要花,不花就要死人。总结原因,和修路差不多,不结实,而且河堤比路还要易毁,毕竟,水火无情,单单是普通的泥土,如何能长时间抵挡河水的侵蚀?
河堤、修路,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水泥的出现,将从根本上缓解国家在这两项上的负担。单从河堤来说,如果是普通的土坝,或许也就能顶个三五年,这还是往多了说,但如果用水泥修成的堤坝,不敢说百年不坏,但只要河水不超过堤坝的最高水平线,坚持个几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再说修路,如果大唐的主干路全都铺成水泥路,在没有卡车汽车的年代,一条水泥路,不说用上百年,数十年也还是能挺住的。
结实,就是金钱。或许一开始国家会花费大笔资金,但是,这是一劳永逸的买卖,而且,以后就算哪条路。哪条堤坝损坏了,哪从新整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