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9大队的事情,35中队扩充为10机编制,36中队6机编制,sb-2现在重点配备给1,2大队,6,8大队还在等;——不过马丁-139wc你要不要。”
杜剑南的心里一跳,有些诧异的望着毛邦初。
在1936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就制定了1937年度的《国防作战计划》,该计划分为甲、乙两案。
在两个方案中,都对空军提出了轰炸东洋本土的要求。
而想要完成这个计划,最需要的是能够从中国大陆飞抵东洋本土的远程轰炸机。
抗战爆发前夕,中国空军能够执行这一个任务的战机。
只有6架(买了8架,2架当做配件)德国的he-111a轰炸机,6架马丁-139wc轰炸机,6架萨伏亚s-72轰炸机。
到了37年底,只有一架he-111a轰炸机幸存。
轰炸根本就无从说起。
在37年10月底,中国接收了苏军的6架图波列夫tb-3重型远程轰炸机,这让中国看到了空袭东洋的希望。
结果37年11月30号,航委高层的脑子发神 经,居然派出5架tb-3从兰州飞到南昌青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