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陆续以来,驻日的西洋使官,记者,财阀人员,军事教官,对轰炸细节以及东洋天量战损的后续挖掘。
让西方报纸不厌其烦,长篇累牍的报道着这次惊天轰炸,以及对未来世界战争变局的巨大影响。
同时也使得苏德美英法意的军方顶层,在这几天里,都在反复讨论战略轰炸的巨大效用,如何组建一支强大的远程轰炸机力量。
所以,当22号晚上,杜剑南在电话里向雷托夫求助以后。
让苏方敏锐的抓住了这次机会,要以此阻止杜剑南赴德,同时邀请杜剑南到莫斯科。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苏军,甚至德国,对杜剑南重视的无以复加。
除了雷托夫,法肯豪森这些身处中国战场的洋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了杜剑南在空战中的可怕掌控能力。
而身处欧大陆的洋鬼子们,则是几乎都带着一种看荒蛮土著‘猴子打架’的鄙夷,好笑的心里,来看待这场中日战争。
更别提两帮子架着飞机的蛮夷,在空中乱糟糟的瞎几把乱打。
德国之所以邀请杜剑南,其实和他的空战战绩,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完全是他的小说里面的‘核能’‘原子弹’‘核裂变’,提出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