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剑南通过35中队的东击,避免了一开始就和日军51架战机直接碰面,而且逼迫苏军必须用3个伊-165中队和日军机群硬扛对抗。
而脱离战团的35中队,就成了一支游走在战团之外的机动力量。
有点类似于台儿庄大战的时候,老蒋逼迫孙连仲,张自忠和日军主力血拼,而嫡系汤恩伯躲在一边冷眼看着等待摘桃子。
唯一让杜剑南没有算到的是,苏军居然完全放开了对日军轰炸机的拦截,根本就无视机场的死活。
而是集中起来,要30打32-x(几架战斗机正在低空俯冲扫射)的对战日军战斗机群。
“嗡——”
在寂静的沉默声里,一架又一架的伊-166飞上碎云带,盘飞编群。
刚才杨倩和杜剑南的对话,35中队的飞行员们都听得很清楚。
那爆炸,
那个女孩子的惨叫,
杨倩的急促咳嗽,
都如同一桶冷冰冰的冷水,泼在他们发热的脑袋上面。
虽然他们以0:14,加上1架投降,打下了石山口空战的骄人战绩。
但是,代价就是在西北23千米处的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