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成琦因为烟瘾犯了,而要回去吸食鸦片。
俄方遂让成琦在勘界立碑的文书上签字,以证明全部界碑都是由中俄双方共同竖立的。
从而霸占了在《中俄瑷珲条约》中,属于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直到日本海(当时清朝称为东海)的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5年,清朝督察院左副都御使的吴大澂,赴吉林与沙俄使节重新会勘边界。
他向清朝政府痛心疾首地禀报:“自珲春河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竟无哨所一个,黑顶子山濒江一带久被俄人侵占……竟于黑顶子山添设卡兵接通电线,久有不归之意。”
之后,经过吴大澂和沙俄据理力争,在收回珲春黑顶子的同时,经一再努力,使俄方同意中国船只自由进出图门江入海口。
1886年4月,清政府把代表中俄边界东端的‘土字牌’,补立到离‘东海’图们江口30华里的地方。
同时还立起了一根铜柱。
上面刻有篆书铭文: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
铭曰:疆域有志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后来,这跟立于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