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并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报纸是由洋人引入中国的新鲜事物,传统的士大夫对此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而另一方面,在报纸刚引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普遍都将其视为朝报的变相。
所谓朝报,也称为邸报,是指中国古代一种以简讯形式报道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谕、朝旨、书诏、法令为主,有官吏的任命、升迁、黜废、奖惩,大臣和各地方官员的奏折、公文等,也有少量偶的社会新闻轶事等的印刷品,俱有一定的现代报纸特征。
一般认为朝报最早出现在汉朝,不过当时朝报只是做为官府的公文,在内部流通。而朝报开始在民间行时,则是在唐朝,到了宋朝的时候,朝报己经成为民间公开行的印刷品,一直到清朝,官府基本都默许了朝报的行。不过由于朝廷的大部份信息在原则上是不公开的,因此朝报的消息来源一般都是中央各官署的下级官员、高级官员的差官和新贵的家人,甚致还抱括太监,而这样的消息,当然是真假兼半,难以分辩,不过一般的重大消息还是比较准确的。
而卖朝报,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被视为塘驿杂役之专业,所传消息亦不尽可信,故社会轻之,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报纸在中国行的初期,除了洋人及与洋人做生意的华商以外,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