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则是在这两派之间左右摇摆不定,最初是赞同維特一派的主张,甲午之后,俄法德弄出一个“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确实赢得了不少中国人的好感,在清廷力主联俄抗日的大臣有不少,在这种情绪下,1896年李鸿章访俄期间,与俄国签定的【中俄密约】,就是維特一力推动的结果。
但到了1900年,清廷发生义和团运动,沙皇认为清国将会就此陷入分裂,于是改变了主意,决定趁着中国内乱之际,以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地区。结果俄国虽然确实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但却引发了与各国的紧张关糸,由其是海外华人横空出世,先是击败八国联军,又在山海关一战中,大败俄军,后来甚致和日本举行海上联合演习,大有双方联手对抗俄国的势头。
这一来俄军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在远东地区的兵力严重不足、后勤物资的供应也十分不利,而海上则更为被动,制海权尽失,如果海外华人真的和日本联手发动战争,至少当前的局势对俄国相当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又改用维特一派的主张,和清廷进行谈判。
不过俄国在谈判中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向李鸿章提出,退军可以,但要求清廷对东北地区的官员任免必须和俄国协商;清廷在东北进行的任何贷款只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