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带长度为26米,为非重要区,而司令部装甲厚度为220毫米,主炮炮塔装甲厚度为200毫米,副炮炮塔装甲厚度为120毫米,穹甲厚度还是80-120毫米,长度为70米。动力依然保持18000马力,而排水量估计将在7200-7500吨之间,预计航速为22-23节。
总体来看这个方案的火力和防御力与意大利建造的加里波地级装甲巡洋舰大体相当,但由于德国的火炮、装甲的质量更好,而且在速度上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实际的战斗力还是要更强一些,就是和万吨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如德国为日本建造的八云号装甲巡洋舰,也有一战之力。另外和上一个方案相比,航速虽然会下降1-2节,火力完全相同,但防御力有了本质性的提高,而且在这个时代仍然可以算是航速较快的军舰,完全可以执行海上破交任务。
最后张威还承诺,如果德国方面选择第二个方案,可以完全免除德国的设计费。
听完了张威等人的介绍之后,提尔皮茨对这两个方案都很满意,由其是对穿越者提出的“一体两型”的设计方式,犹为赞同,其实在这个时代,己经有类似的设计思 路,最典型的还是意大利的加里波地级装甲巡洋舰,这型装甲巡洋舰的基本型是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