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对,如果是在甲午战争之前,那怕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推出这些新政,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还能得到广泛的支持,但在庚子国变之后,清廷的公信力基本清零,再推行这样的新政,各方的政治势力自然都接受不了,认为清廷的新政为自己保留了相当多的权力,改良的步伐还是太慢了,因此清廷无法用这样的新政来重新恢复自己的公信力。”
徐济超道:“难道就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吗?”
秦铮道:“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我认为清廷的新政要想成功,只有学英国搞虚君制,皇帝只是国家的像征,不在掌握实际的权力,而是将权力都交出来,只有这样清廷才能重新获得各方势力的信任,而尽管清廷失去了权力,但也能够保住皇帝的名号和国家像征的地位,反而能够超脱于各方势力之上。可惜这一点是清廷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因为从一开始清廷就没有想过要学英国,而是以日本、德国为参考对像,甴其是日本,后来清廷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基本就是照抄日本的明治宪法,而且明文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 圣尊严,不可侵犯’,同时皇帝拥有颁行法律,总揽司法,召集并解散议院,任命官员,指挥军队等各种大权,老实说这样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