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了调停之后,清廷就想发表支持两国调停的态度,但李鸿章认为不要急着表态,等华东政府的态度出来了以后再说,因为万一华东政府拒绝英法的调停呢?在这个时候最好是和华东政府保持一致为时。果然清廷没有在第一时间里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等华东政府表示有条件的欢迎英法两国的调停之后,才发表了支持态度。
虽然英法两国都没有把清廷当一回事情,但清廷毕竟在名议是东北地区的合法主权国,甚致在名议上还是华东政府的宗主国,当然谁都不会把这种关糸当真,但清廷表示了对英法调停的欢迎,还是给这次调停增加权威性。而且英法两国就当是华东政府也答应了,于是分别又去找日俄两国。本来按英法两国的想法,说服日俄两国停战要比说服华东政府容易,因为日俄两国分别是自己的盟国,而且现在己经打得精疲力尽了,又都欠了一屁股债,正是需要盟友扶持的时候,由其在资金上的支持,因此两国都信心十足。
那知出忽两国意料的是,日俄两国竞然都拒绝了停战,表示要继续打下去。俄国表示战争是日本首先挑起来的,如果停战那么日本必须为这场战争负责,否则俄国是绝对不会向日本屈服,并且有信心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日本则发表声明,认为在这个时候停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