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半岛,最终到达乌苏里斯克(双城子)。
俄罗斯著名的工程专家、尼古拉工程兵学院的教授k?i?维利奇科上校则设计了海参崴要塞的陆地防御工事方案,整个防御由胸墙和堑壕连接的一系列要塞防御体系,在主要防御线前2公里为主要的筑垒地域,包括1、2和3号眼镜垒,4、5号多面堡,1、2、3号突出堡以及阵地。并且又在俄罗斯岛上建了修俄罗斯堡垒,在相邻的萨佩尼半岛修建了4号要塞,作为对海参崴要塞的支援。
整个防御体系确实是固若金汤,但由于这个时候日俄开始交恶,俄国将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旅顺,因此到现在为止,海参崴的防御工事并未完工,而且缺乏足够数量的火炮,在不少炮台上还是装配的老式退架炮。
守卫海参崴要塞的兵力是东西伯利亚第8步兵旅,以及3个塞炮兵营。
1904年2月22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二分舰队在上村彦之丞海军中将指挥下,突进乌苏里斯基湾,炮击海参崴,岸防炮台开炮还击,不过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交战的时间并不长,互相之间都并未给对方造成损伤,此后日本舰队就没有再进攻海参崴。主要是联合舰队的主要精力都攻在进攻旅顺港,分不出手来攻打海参崴,由其海参崴分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