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2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2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2团,结果已经逐步落入人民军的“大嘴”中了,却还混然不知。
不过俄军停下来之后,立刻布置防御阵地,似乎要打一场防御战,到有些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可以围歼俄军,但人民里自身肯定会承接一定的损失,而且全歼俄军的时间也会延长,因为人民军的左右两翼是在最后一刻才进入预定阵地,不可能携带火炮,火力只能靠迫击炮支持,这样改坚能力会大幅的削弱,只能靠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冲击敌军的阵地。
而是在黄昏之前,侦察机在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