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伸手过去,从里面抽出来一样东西。那是一件巴掌大的如意,质材是木头做成的。
要不是赵天明眼尖,真就给错过了。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很多人都见过,或者听说过,在古代甚为出名。不过,质材是玉的比较多,也成为玉如意。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据赵天明所知,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
它们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
“还是你眼睛贼光,我们都没看到。”叶秋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