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指的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 ,‘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而画家看到眼中之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
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地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通俗地说,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
“也就是说,郑板桥的笔下,不再是对自然实物的再现,而是思 想情感的升华,自有其独特神 韵。手中之竹区别于胸中之竹,即使是他自己,画作未完成之前,可能也不知道他笔下的画将会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讲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