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日后制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延珪见当地墨工所制之墨颇具特色,便虚心求教、潜心揣摩。他们改进了捣烟、和胶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规程。
所造之墨,在品质上超过了当时闻名的易州墨,被人誉为“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李延珪因此,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召为墨务官,赐给“国姓”。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荣耀加身,成为千古美谈。
而李墨,也从此名满天下,其墨被誉为“天下第一品”,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
自从李廷珪被李煜封官赐姓后,徽州的墨工更重制墨技艺,因而历代都产生过一批批著名的墨工。李延珪,则成为徽墨的奠基人。
直到当代,仍然有“天下墨业在徽州”的说法。
“其纹如犀,原来是这样的啊?小弟弟你这眼光真是毒,这都能被你捡到一块李墨,还有砖头这么大。”
秋爽打量着古墨一些地方的细腻纹理,据说李廷珪所制的墨,存放五六十年后,仍然“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其坚利可削木”。
“听说用李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