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刀法者,以类聚,以群分,概因刀之多变,心法之各异,然论及规则,万变不离其宗,余未学武,然通晓制器之雕刻,雕刻者,以刀为之,其变化,其诡异,与武者之刀无异,或甚于彼,若有不足,盖心法之不及也!

    吾以雕刻之刀,雕刻之法,于同宗处摸索,于其异处放弃之,历两年,自称一派,得刀法之精髓,故而留之,不敢谓后无来者,但可说前无古人!

    成此书,非为留名千古,盖将余之所学,详而论之,后之读者,能受启一二,亦余之幸!人之在世,当以心为然,心性如水,可刚可柔,用刀如水,是为随心所欲。

    百年之后,念及此书,或有缘人得之,引为所用;或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或流于乡野间,以水染,以日曝,灰飞烟灭,然余之心,皆可受,勿念余之感,一死人也。”

    这就是《刀法》一书最前面的作者的自序,李毅反复地读了三遍,或许是因为想到这个人和自己一样想要逃离这里的原因,心中竟是十分沉重,心有戚戚然,也不过如此。

    虽然不知道当时这位制器师是如何计划自己的逃离,但是,读此序言,依然可以让李毅感觉到作者写此书的澎湃之心,心如水,性如水,如此之人,也算的上时大德之人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