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只有修船能力,逐渐可以建造快蟹、长龙这类桨帆船,然后是通报船、护卫舰,继而是快速运输船,随着江南商人的大量涌入,台北造船厂迅速涌入了来自大明的资本力量,继而变成了官商合办的造船厂,海军军舰份额迅速被压缩,主要制造的是各类商船,社团航运部门那些装配了欧式舵改造的大沙船就是台北造船厂的杰作。
如今台北造船厂最成熟的船型有两种,一种是七丈的沙船或者福船,这类船造价低廉,而且二十四个水手就能操控,是许多大明商人的挚爱,另一种就是亚哈特船。
随着香港开埠和永宁城向商业伙伴开放,远洋航运逐渐兴起,中国传统的船型需要大量的港口支持,对抗风暴的能力也差,所以不太适合,而纵帆船这类逐渐发展出的捕鲸船和快速货运船运力太低,经过对比和分析,现在所有的船型之中,亚哈特船在运载能力,成本和远洋性能长做到了最佳的平衡,在欧洲,类似的船只已经作为向美洲运送移民的主力。
社团也从台北订购了大量的亚哈特,用于对永宁的移民行动,同样,这类亚哈特船也向许多关系密切的商业伙伴开放,英国东印度公司,南洋华商和对南洋贸易的商人成为了订购主力。
从介绍的小册子可以看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