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这个时代,除了少数军队的猎兵之外,线膛枪仍旧只是上流社会的打猎用具,年轻贵族在不懂军事技术的贵族少女面前打中百米之外的靶子或者猎物,以此获得其青睐,这便是线膛枪的大部分时间的工作。
事实上,合众国的线膛枪研发的主要经费来源就是满足合众国贵族和富商的打猎需求,一直到陆军正式增加猎兵这一兵种,线膛枪才成系统的装配起来。而李明勋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直接把米尼线膛枪的设计理念给了陆军,由此希望让陆军的技术大踏步的跨越,但最终证明,目前合众国的加工能力,完全不具备生产实用性的米尼线膛枪。
加工膛线不算什么技术难题,膛线机在匠人们手中还不如一些纺织机械有技术难度,铸造次口径的米尼弹更是稀松平常,但关键的是,如何把两者用在一起。
技术难题归根究底还是在于精度,滑膛枪对于精度的要求是‘能把铅弹打出去’,而线膛枪就不是如此了,一般来说,滑膛枪的枪管与铅弹之间的游隙在2.5毫米左右,而线膛枪的游隙则是0.13毫米,在手工制造枪械和铅弹的时代,技艺娴熟的匠人可以达到线膛枪需要的加工精度,但加工出来的产品并非军队的枪械,而是贵族手里的艺术品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