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语可说清的。当初张献忠败亡,死前曾下令让部曲奉我朝为正统,反清复明,但张献忠麾下四义子中,孙可望桀骜不驯,阴怀异志,与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坚定抗清复明走向两极,起先孙可望并无胆略,只想南下避险,若清军势大,索性出海保命,但随着西勋败亡,孙可望见有可趁之机,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可望假天子号令中外,调兵催饷,皆不上闻,生杀予夺,任意恣肆,帝在安龙一不与闻,实属可恶至极!
如今天子在安龙,常有中兴之志,然孙可望在外把持朝政,马吉翔之流在内控制天子,天子有心而无力,一直想求助晋王,但李定国此人不为公心而坏私情,不与孙可望之流决裂,但二人针锋相对已是事实,可望已有除定国之心。”
李定国与孙可望不睦的根源有二,其一在张献忠死的时候没有确立孙可望的合法继承地位,虽然张献忠在豪格攻伐四川之时,杀其妻妾、亲子,立孙可望为太子,但死时又明言大明未亡,为天下正统,要求四位义子复明,李定国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而孙可望却是义子之首。
其二便是二人的脾气秉性,孙可望心胸狭隘,不能容人,李定国脾气暴躁,过于直率,但李定国此人极为识大体,一直维护孙可望的大哥地位,但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