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大家长,而李明勋则拥有对中明盟军的指挥权,成为盟军总司令。
永历获得是名头,李明勋获得是实权,这一次结盟,双方递交国书,签订条约,以合众国坚持的法律条文形式确认了同盟关系,而在同盟条约之中明文规定,永历为主,李明勋为辅的领袖地位,从而将大明太子朱慈煊降低到了权力体系中第三的位置。
由此,满清的对手不再是中华合众国和朱明各藩镇,而是中华民族联盟,简称华盟,而中华民族联盟军队,由总司令李明勋率领,正式获得了盟军的称呼,而原本被分裂为中清战争和明清战争两个部分的战争,正是成为中华文明与野蛮的站长,中华民族抵抗异族侵略的战争,为了掩盖士绅地主阶层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本质,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华盟还是把华清战争定义为民族解放战争。
而最反对华盟的便是盘踞在舟山一带的郑藩藩主郑成功,这一效忠朱明政权的藩镇根本无人考虑他的感受,被代表着加入了华盟之中,接受李明勋的军事指挥,但郑成功虽然心中不满,却不敢嘴上反对,除非他要做大明王朝的叛臣,中华民族的叛徒,唯一让郑成功感到舒服的是,在接下来的华清战争之中,李明勋往往只以盟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郑藩配合行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