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明勋的穿越,风帆战舰的战列线战术首先出现在了东方战场,并且随着合众国海军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而得到完善,其巅峰正是中荷战争的大决战,爪哇海战,而在欧洲,英国与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践行了这种战术,证明了其为风帆战列舰时代的铁律。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海洋,面对合众国海军,德鲁伊特尔只能打破战列线战术的铁律,用创造性的战术取得胜利,原因就在于实力的差距过大。
从战列舰战术出现萌芽的时候,各国海军认为,风帆战舰,特别是主力舰的火炮数量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开始大规模的增加火炮数量,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大部分的战舰还都拥有三十门左右的火炮,而到了六十年代,没有六十门火炮的战舰已经不被允许加入战列线了。
但合众国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打破了各国海军将领对战列线战术的自顾自幻想,合众国出现的主力舰,特别是战列舰这一全新舰种,让将军意识到防御的重要性,说起来,自从战列舰出现以来,还没有一艘战列舰沉没于海战之中。
在战列舰出现以前,海军普遍认为,战舰很难被击穿水下以下,风帆战舰被炮弹击沉的几率远小于被俘获、焚毁和废弃的几率,因此不重视防御,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