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音指挥,三列纵队间隔三五里,齐头并进,直奔巴林桥。
巴林桥原本就有,后因为顺治嫁淑慧公主给蒙古贵酋,途经此地又修筑了石桥,是长三十多米的两孔石桥,很是坚固,巴林桥选定的是水流平缓之地,道路南北相通,两岸都是平地,但迁移的蒙古部落数百万人和牲口踩踏,早已泥泞不堪,清军已经发现陆军追击到了,但此刻只能依赖巴林桥渡河,所以只得背河列阵,用车营把桥头保护起来,弓箭手和火枪手在车营之后,而骑兵则布置在两翼。
但裴成义要面对的敌人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迁移的巨大群落,这意味着,在那条简单而薄弱的防线之后,不仅有以十万计数的蒙古牧民,还有以百万甚至千万计数的牲口,清军看起来绵延了二十多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散步在河边的羊群和牛马,这些牲口此刻也成为了清军的防御工事,它们被一群一群的驱赶到骑兵的两翼,有它们在,裴成义麾下的骑兵就不能随意进攻其两翼,但裴成义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这些牛羊马群同样也是这些蒙古人重要的生存物资,清廷如果只带走了人,而没有这些牛羊,最终也不过是让那些蒙古人饿死在漠北或者前往漠北的路上。
所以,当进攻展开的时候,裴成义让龙骑兵、朝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