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刺激了本国的经济,还让老百姓能够自给自足,自己养活自己,率先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国家开始恢复实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刻,“崇祯”想得就是这些,国家的财政越的艰难,经济越的萧条,天灾不断,大明王朝越需要大搞建设,增加工作岗位,从而提高百姓的收入,而不是单一的靠种地解决所有问题。
而且,将基础设施完善之后,兴修水利,修河建渠,将会为大明王朝塑造经济腾飞的潜力。
毕竟,无数的历史证明,不管是稳定的和平环境,还是有着极为达的水上运输,都能极大的盘活全国的经济,从而达到各个地方互为补充的模式,盛产粮食的地方打粮,贫瘠的地区展其他经济,比如药材、瓷器、纺织等等。
有了钱财,只要运送粮食畅通无阻,一样饿不着,有饭吃。
一念及此,崇祯越想越兴奋,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冰河时期全面爆,有了宏观上的应对之策,那就是,大搞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废除重农抑商之策,彻底盘活全国的经济。
只要商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凭着商人的逐利性,一些问题,他们就能够解决。
当然,这并不是说朝廷不作为,只是居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