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余光不时地飘过兵部尚书霍维华,这位也是问题多多,绝非是良善之辈的忠臣。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这位就是魏党的余孽,尤善逢迎,可谓是墙头草一般的人物,又极为自私,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也与他不无关系。
可以说,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更在乎个人的私利。
刹那间,崇祯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大概猜到了那个朱由检的用意,之所以任命霍维华为兵部尚书,就是众多的平衡之策之一,不仅是为了稳住魏党余孽,更是压制东林党。
毕竟,一下子重新启用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中立的官员又是少之又少,若无魏党余孽的从旁掣肘,进行牵制,改元之后,大肆清算魏党的话,那个时候的朱由检,将会被东林党所架空。
崇祯这样想着,对于年仅十七岁的那个朱由检,那是由衷的佩服,如此年轻,就能做到左右逢源,在东林党与魏党之间,游刃有余,处置得当,最起码是在最初的数年,他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毕竟,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从即位之初,越往后的几年,朱由检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借助着东林党与魏党的争斗,娴熟地收回了大部分兵权和官员任免权力。
否则的话,在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