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话,朱舜水也不会有那番的举动,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于礼部,又被礼部推举为“开国以来第一”的人才,有着这般光环的加持,最后却选择了绝仕进之路,专注于学问的研究。
原因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对晚明政坛腐败与黑暗的愤慨,那是对“世道日坏、国事日非”的心灰意冷,丢下一句“有识者期以公辅”,愤然远离官场。
仅此一点,足可见朱舜水的清高,又不失傲骨嶙峋,铁骨铮铮。
冷晓磊早已带着命令离去。
大殿里只有崇祯一人,不断地回想着关于朱舜水的信息,随着想起的信息越多,就越对这个人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朱舜水这个人,并委以重任。
现在这个时候,他崇祯,整个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官员,缺的而是能干之臣。
尤其是像朱舜水这一类人,犹如一泓清流,能够荡涤朝野的泥沙与污垢,还官场以清明,对于崇祯整饬吏治,实行新的官员选拔与任免,将会是一大助力。
毫无疑问,自命清高之人,最不屑于同流合污,结党营私,而这,正是崇祯目前想要的。
思 绪万千,百转千回。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的心思 再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