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多。
不仅如此,朱聿键还是内阁首辅的备选之一,他崇祯重点培养的对象。
不得不说,周道登的这一番言语,真得提醒了崇祯,使他想起,自己进行吏制改革的初衷,也是最终目的,不就是架设这么一个内阁,类似于后世的国务院,这样的一个存在吗?
首辅一人,次辅众多,而又没有军权,内阁没有管辖军队的权力。
因此,现在进行内阁重组,增加组成人员的名额,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为以后的吏制改革,算是打着预防针,埋下一个先手。
毫无疑问,增加内阁的成员,普天之下,纵观整个大明官场,恐怕也就只有一人最有可能反对,也就是内阁首辅,毕竟,一旦这样做,就等于掺沙子,成员多了,含金量就越多。
反观其他官员,自然是乐见其成,巴不得崇祯增加内阁的人员名额,每增加一个,他们就多了一丝机会,可以进入内阁,地位就会直线上升,有着莫大的好处。
成为内阁的成员,不仅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乃是无上的光荣,更是可以直接向皇上递纸条,也就是俗称的“票拟”,只是要将纸条贴在奏折上而已。
即便是如此,在仕途之上,也是一种质上的脱变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