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也无法保证,每次遇到这种密折之时,都能够像皇上这般,根据相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弄明白密折背后所代表的意思 。”
“而且,就算是没有这些难题,但还有是有一点,像这种密折,要想完全弄明白,势必会花费不少的时间,若是其中的事情不是亟待解决,问题还不大,但要是非常紧急之事,还采取这种方法,是不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了?”
听到冷晓磊的这番话,其中所蕴含的担忧之意,崇祯听得很认真,神 色很平静,最大的反应也就是不时地轻轻点头,并没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相比于冷晓磊的忧心忡忡,崇祯的心里却是想到了另一点,在后世之中,在近代的军事战争之中,为了保密而又不耽误情报快速传递,密码和密码本随之应运而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虽然也有相似的举措,比如藏头诗之类的,却并未规范化,并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多是用人文人之间。
密码和密码本,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是识字之人,就能掌握,并能为之应用。
根据密码的标识,在密码本上寻找相应的文字,进行相应的组合与拆解,就能组成和分拆一段话,一封信,从而达到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