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界高低大小都不相同。
就拿今天范弘道带领商家联名上书请愿来说,以陈班头的眼界只能看到,这是白费力气无用功,是鸡蛋碰石头一般的笑话。
甚至对秦县丞这边,陈班头嘴上不说,心里却觉得秦县丞也很没品。面临这样难得的巴结郑国舅的大机缘,还只顾得琢磨与范弘道较劲,显得有点因小失大。
不过在范弘道看来,这却是“奇货可居”,是自己的“本钱”。至于如何运用这笔“本钱”,更不是区区陈班头所能想到的,范弘道不觉得有必要当众说出来。
同时在秦县丞的眼中,这是借刀杀人和一箭双雕的机会。借的是郑国舅的刀和箭,双雕是范弘道和王知县。
谁让上次王知县放了范弘道呢,想撇清楚不被连累都难了!如果王知县被连累,自己又有郑国舅的助力,有没有机会更进一步?
陈班头这样的人只能称作公人,算不上官场中人,没有任何上进希望更没有上进心的他,是理解不了秦县丞和范弘道的。
及到次日,秦县丞就满怀期待的在县衙判事厅等候着,等的当然就是范弘道前来上书请愿了。
如果范弘道真的将陈情书投到自己这里,就先以生员胡乱聚众议事的名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