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纲常伦理怎么会变”这种没水准的问题。所以徐博士只继续问道:“那你论证为什么天理会变?”
范弘道便说:“孔子之意,人心初始共同,因为外界熏染就变得复杂多样了;孟子又觉得,人的真我是一样的,之所以人心不同,是因为有私欲。从孔子到孟子,从强调外界熏染到内心私欲,这是不是变化?
孟子只说超越私欲回归真我,但到了程朱之时,又说“存天理,灭人欲”,开始强调这个“理”,比之孟子又有所不同,今日变称为理学,这是不是变化?连圣贤都在变化,还有什么不能变的?”
徐博士对范弘道的阐述不置可否,“听你的口气,你应该是崇尚王学的?”
所谓王学,当然就是一代猛人王阳明的学术,也叫“心学”,在本朝正德之后很是流行。这几十年,读书人谈论王学,算是一种时尚。
听到范弘道口气里并不以“古人”为规尺,徐博士下意识就想到,范弘道可能会“王学”来解释天理。
范弘道对此回答说:“徐先生说错了,在下并不是王学门徒!王学认为,天理就在人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又说心即是理,要在内心中寻找答案。
这比起程朱,王学当然又是变化。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