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是同乡加同年,而范弘道也能算是徐博士半个学生,起码徐博士心里是比较认可的。有这样的弯弯绕绕联系起来,所以赵志皋才会对范弘道比较友善。
赵志皋不知道范弘道的心理活动,仍在感慨着:“老夫是王学出身,从徐博士的摘抄看,你比王学更进一步啊。孔孟程朱以及阳明先生之后,不知还有多少义理可以探究。
如果不是顾宪成横生枝节,叫吏部留不得你,不然老夫还真生了将你留在吏部历事,陪着老夫一起做学问的想法。”
徐博士这样,赵侍郎居然也这样,难怪这两人交情如此好。听到这里,范弘道不禁庐山瀑布汗,难道热衷于学术是这些老头的通病吗?
好像也可以理解,大概这种人都觉得年岁渐老仕途无望,但又不能白在人间走过一遭,总要想法子留点印记,反正突破点不是学术就是文学。
但是他范弘道不一样啊,如今年纪轻轻声名鹊起,又手握未来,只要跨过科举门槛便是远大前程!拿着诗词刷刷名声也就罢了,真要寻章摘句老雕虫,钻进故纸堆去研究天理奥义,那绝对是受不了的。
想了想,范弘道决定还是劝劝赵侍郎,万一赵侍郎真的在这个时空扎进学术的海洋不能自已,最后没有入阁当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