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的“带头大哥”,所以找到自己要求利益交换,用吴时来换掉杨巍担当吏部尚书。
自己只要答应王锡爵要求的筹码,就获得王锡爵的支持,避免背腹受敌局面,专心致志的应付科道清流势力围攻。而失去的就是对吏部的掌控,以及今后将面对内阁另一个强权的崛起。
得与失之间很难衡量,申时行一时间难以做出抉择,但这并不妨碍申首辅与王锡爵讨价还价。有时候,谈判中的讨价还价不一定真是为了求得结果,而是一种拿不准时候的试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做出最终决策。
在这层意义上,内阁大佬与市场商贩没什么区别。两人当即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谈判的焦点集中在了左都御史吴时来这里。
王锡爵提议让吴时来代替杨巍当实权第一的吏部尚书,申时行则说:“我可以让杨巍致仕退休,并且可以与你共商接替人选,但不许吴时来当吏部尚书。”
王锡爵略加思索,杨巍就是申时行的马前卒,申时行同意让杨巍离职退休,就相当于放弃对吏部独家掌控,同意与自己共商未来吏部尚书人选,就是给自己一些话语权。
但这还不够,王锡爵如果想要更多,就必须推动吴时来接替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