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是推的一干二净、一清二白!”
沈尚书终于体会到更要命的地方了,礼部干了这么多坏事,却都是在他这个礼部尚书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足够说明,其中必有阴谋!
此刻沈尚书想到了今天反常的仪制司郎中于孔表,整个礼部里,除了自己这个正堂尚书之外,能办到指挥国子监、革除监生功名这种事的人,也只有于孔表这个仪制司郎中了吧?
大明朝廷六部中,权力格局是这样的:实权最大的人是正堂二品尚书,除去尚书外最有实权的并非是三品侍郎,而是要害各司的郎中。
比如在吏部,权力最大的肯定是坐堂吏部尚书,权力其次的便是负责调配官员职位的文选司郎中。又例如官员选官的问题,常常就是文选司郎中与吏部尚书碰头开会后决定了。而吏部侍郎往往只能充当一个赞画建议的角色,实际话事权可能还不如主掌业务的文选司郎中。
换成礼部来说,仪制司就是礼部最重要的一个司,仪制司郎中于孔表当然也是礼部里最有实权的人之一。仪制司主管学校事务,那么国子监上报的事务,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事项,于孔表自然可以一言而决。
所以沈尚书意识到自己被瞒着时,立刻就想到了于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