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光宗耀祖。
他一直称大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天子”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
他一直认为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
所以,宋江才会如此热情,又急不可待的接受招安,这是宋江思 想的局限性,也是整部作品揭示的,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有这种思 想局限性的人,并不仅仅只是宋江一人,梁山的其余主要领导人,卢俊义、吴用等人,也都有这种思 想局限性。
所以说,领导者思 想的局限性,才是使得梁山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于《水浒传》的结局,无数的书迷们非常遗憾,从感情上来讲,他们是不能够接受的。
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梁生好汉不断陨落,无法接受以宋江为代表的,急切渴望被招安的梁山领导者,葬送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大事,害得好汉们一个个战死。
但是他们也知道,梁山起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这不是由某一个人的决定,就能够造成的。
只是,书迷们无法接受的,不是起义失败,而是好汉们不断战死,能够得以善终的没有几人。
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失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