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历史名人曾经说过,为了一个小小的铁片,士兵们会不惜生命,因为它代表了,军人的荣誉。
无论是何时何地何种信仰,军中的文化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比如菜鸟受欺压,上下级的绝对领导等等,穿越以来,刘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的牺牲,得到应有的价值。
除了收入和家属待遇,还有对军队的改造,普及全民识字,就是从军中开始的,无论是杨行潜还是张青云,最初的工作,都是教书先生。
这个过程借鉴的就是后世新华夏的做法,一个受尊敬的军人,首先得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后世靠文凭,在这个时空,要求很低,识字就行了。
得益于这种做法,那些伤残老兵,才能在失去健康之后,继续成为社会的基石,为每一幢楼子里的百姓,传播文化,讲解政策,将统治阶级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这是后世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真正做到的。
而他们的形象,就是军人的形象,他们的待遇和安排,就是百姓对于军人地位最直观的认识。
于是,当一批早已伤残退役成为各个学堂安保教习、各个楼子护使的老卒,穿着簇新的青色礼服,队形整齐地步入大会堂时,受到了包